电子称是由谁发明的,是什么时间发明的?
如今的社会,我们都普遍接触到了电子秤,电子秤一般是由应变片构成惠更斯电桥,输出微小变化的差分信号,经过调理放大后输入A/D转换成数字量后,经一定的计算成重量,通过液晶屏,数码管等显示。主要包括应变片电桥、调理电路、A/D转换器、微控制器、显示模块等,那么它到底是谁发明的呢?
根据维基百科中查到的资料,应变片最早出现于1938年,由Edward E.Simmons和Arthur C. Ruge各自独立地发明出来。A/D,单片机,液晶显示等构成的测控系统大规模应用应该是在20实际70年代之后。所以,现在常见的电子秤应该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出现的吧。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主任王中林教授与其他科学家发明了电子秤所用的是FJ21传感器,输出DC毫伏信号,用屏蔽电缆与电子秤(通用仪表,称重控制仪表)相联接,二次仪表自带(可订制RS-232串行通讯接口,数据处理及AD转换己在仪表中完成。至于说电子秤到底是谁发明的,这个就无从考究了,肯定是在发明传感器之后发明的,因为电子秤在生活中随着是必需品,但是很少人留意这个东西,所以至于谁先发明的就不是很重要了。
在之前使用秤基本上是机械秤,它们的原理都是杠杆平衡,有杆秤、台秤等。电子秤的原理多样,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想办法做到在不同重量的情况下,使电路里面的电压表或者电流表有对应的读数,电子秤的表盘就是一个电压表(电流表)。电路图的种类太多,此处省略。